欢迎访问会知网—教育招生考试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填报志愿,这份指南请收好

时间:2023-06-13作者:会知网


6月下旬,随着高考分数线和高校招生计划公布,今年浙江省39万余参加统一高考、单独考试招生的学子将面临首次志愿填报的选择。在新高考政策规则下,考生选报高考志愿有哪些参考方略?需要注意规避哪些误区?一起来看。

01高考招生政策规则

我省现行高考实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包括统一高考招生、单独考试招生、三位一体招生和高职提前招生等四种基本模式。新高考系列举措打破传统高考“一考定终身”,满足升学的选择性需求,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选拔多元化和人才培养多样化,有利于高校招收到适合培养的学生;强化高考“立德树人”的导向功能,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统一高考招生是主体选拔模式。具体分普通类、艺术类和体育类。文化统考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考生还可根据兴趣特长自主确定参加3门选考科目考试。语文和数学1次考试机会,外语及选考科目2次考试机会,成绩当年有效。新高考实行选考和文理融通,考生学其所长、考其所长,专业选择面大幅扩大。艺术类、体育类除文化考试以外,考生还须分别参加专业或术科考试。

单独考试招生除文化统考外,考生还得参加职业技能考试(分17个类别),包括技能操作考试和理论知识考试。技能操作考试由省统一标准、市县组织,考试合格作为报考条件;理论知识考试全省统一组织。

三位一体招生的实质属于综合评价。融合了学考、综合素质测试和统一高考三个方面要素。从招生录取层面直观地看,就是考生在平时学考基础上,参加高校综合素质测试,后续还要参加6月高考,根据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录取。2023年42所省内地方属高校参加。此外,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四所高水平大学继续在浙江实施三位一体招生,考生5月27日需网上志愿确认,兼报多所高校还须确定优先录取顺序,未进行网上确认的考生视作放弃;录取工作在未纳入统招的香港高校录取之后、浙江警察学院录取之前完成。三位一体招生增加了考生和高校的双向选择性,提升了考生升学梦想层次。

高职提前招生作为新高考常态化招生选拔模式之一,使考生无需通过统一高考就可以进入高校深造。今年我省有46所高校参加,通过对考生“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核,提前在5月份完成录取。高职提前招生与统一高考招生不冲突,未被录取考生不影响后续录取,等于多给自己一次升学机会;反过来,已经被录取考生就不可以再参加后续的录取了。

今年39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继续开展强基计划招生。高校强基计划志愿以考生在各试点高校报名系统填报的信息为准,在7月5日前提前完成录取,被录取考生不再参加后续志愿投档。此外,我省继续开展农村考生专项计划招生。其中高校专项计划由高校确定相应录取标准,最低文化成绩原则上不低于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地方专项计划招生不低于普通类一段线,单独设置专业平行志愿。两类专项计划在普通类提前录取的最后一天单独投档。教育部规定从2023年起,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新高考招生实行分段划线、填报志愿和投档录取。其中普通类考生分两段招生,根据高考总分高低,一段线按实考人数60%划定,二段线按实考人数90%划定。另按实考人数20%划定特殊类招生控制线,用于强基计划、军校等提前或特殊类型招生。艺术类、体育类平行志愿,根据综合分高低和实考人数分别按两段进行招生。各类分段线在6月下旬高考成绩发布时一并划定公布。

普通类提前录取,本专科不分批,实行分段招生。每段按传统顺序志愿,根据高考总分高低以不超过招生计划1:1.2比例投档。投档前需政审、面试、体检的,事先分段提供考生名单并统一组织,高校可在二段线上提出最低文化成绩要求。

普通类平行录取,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一段线上考生先填报志愿后投档录取,根据高考总分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到具体高校和专业。投档比例为1:1.总分相同考生依据位次、志愿顺序投档,全部相同者一并投档。剩余计划重新公布,未被录取考生与二段线上考生同时填报志愿,再行投档。第二段志愿填报和录取后仍有高校专业未完成计划,实行征求志愿。

02志愿选报方法策略

我省新高考除部分高校单独招生外,大多数高校实行提前录取和平行录取。先来看看相应的志愿设置办法和投档规则。

第一类:传统志愿。按传统顺序志愿、“志愿优先”原则以高校为单位投档,考生所填报的每所高校志愿各排各的队。普通类有政审面试等要求的军事、公安,以及定向招生、省内地方属高校三位一体招生,在提前录取设置5个高校志愿,每校不超过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艺术类除提前录取外,第一批录取设置2个高校志愿,每校设3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

第二类:平行志愿。与传统志愿不同,平行志愿是同一类同一段中若干具有相对平行关系的志愿,我省以“高校+专业”作为一个志愿单位。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规则,根据考生总分位次高低、志愿顺序投档到考生所填报的具体高校具体专业。普通类考生每段最多可填报80个志愿,艺术类第二批、体育类和单独考试招生,每段分别最多可填报30个志愿。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可酌情兼报录取时间不冲突的普通类专业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对于高校而言,不管考生填在第一个还是填在后面,一旦符合条件被投档后逻辑上均为一志愿;而对于考生来说,所填志愿还是有先后顺序。具体投档程序如下:普通类考生按高考总分确定位次从高到低投档。先从最高分考生检索,当轮到某位次号考生时,按该考生所填报的1、2……80个“高校+专业”志愿依次检索,符合某一个高校专业位次要求即被投档。最后一名被投档考生分数即为该校该专业投档线。艺术类、体育类平行投档原则与普通类相同,但根据考生文化和专业综合成绩对应的位次高低,按每位考生所填最多30个“高校+专业”志愿顺序依次检索投档。

举个例子直观地说明:甲乙两位考生报考了同一个高校专业志愿,其中甲同学601分第20个志愿填报,乙同学600分第1个志愿填报。那么谁先来呢?甲同学分数高先投档,乙同学分数低后投档,这就是“分数优先”;甲同学依次检索1、2……19个志愿均无法投档,第20个志愿才符合条件被投档,这就是“遵循志愿”。平行志愿投档,扩大了考生在志愿填报和录取环节的选择性,减缓了考生对自己喜欢的专业不能“录其所愿”的纠结;有利于高校招收到专业思想巩固、适合培养的学生,实现“招其所需”。

我省高考招生志愿统一网上填报。考生需适时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网址:www.zjzs.net),按相关系统提示操作,这是我省高考志愿填报唯一网站。首轮志愿填报,包括普通类提前录取和第一段,艺术类第一批和第二批第一段,体育类第一段考生,在6月29日至30日填报志愿。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合格考生,与上述同步填报;已填报这些志愿但又放弃录取的考生,只能参加普通类第二段及之后录取。普通类第二段、艺术类第二批第二段和体育类第二段同时填报志愿,在7月24日-25日进行。

考生所填志愿均需符合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范围要求。各段志愿填报截止前,考生可多次登录系统修改,以最后一次修改确定并成功提交为准。考生须合理设置自己的密码并妥善保管,严防信息外泄,以免志愿被篡改造成不良后果。考生若忘记密码无法登录,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渠道获取密码:一是到所在报名点学校或报名地招生考试机构填写申请表,批准后进行密码重置;二是通过本人高考报名注册的手机号码进行密码重置。密码重置后应登录系统修改密码。

考生在选报“高校+专业”志愿时,首先需要了解熟悉我省招生政策规则,读懂拟报高校招生章程规定办法,还要结合自身实际加以研究对比和分析,确定适合自己的优化志愿方案。

以下,针对专业平行志愿选报提供参考方法策略,大体可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步筛选。使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高考志愿填报系统中计划查询、专业条件筛选等功能,以“考生位次”对比参考目标“高校+专业”志愿近年录取投档位次,分析预测今年投档的可能性,选择足量的“高校+专业”志愿备用。

第二步,综合优化。研判分析经初步筛选备用志愿高校的综合实力、专业特色,查询核对这些高校专业招生计划,与以往比较计划增减变化情况,判断其近三年录取投档位次变化趋势,将明显不喜欢的或不合适的志愿予以删除,选择足量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志愿,作为最后拟报优化志愿,准备放在三个层次使用。

第三步,梯度排列。根据个人意向确定各拟报志愿的排序优先级,按“冲”“稳”“保”三层次志愿从高到低(降序)排列,可将自己最想去又可以“冲”的“高校+专业”志愿排在最前面。以普通类可填报的80个志愿为例,预判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可放在前25个,预判有一定优势也比较喜欢的志愿可放在中间30个,预判优势很大也能接受的志愿可放在最后25个。

选报志愿时,要注意“三个对照”

第一,对照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考生需确保自己符合高校专业的报考条件,事先了解高校专业选考科目、外语语种、单科成绩、体检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等要求,弄清具体专业志愿投档规则,看清办学性质、层次,以及学历证书、学费情况等。高校招生章程可以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院校招生章程”专栏(直接链接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查询。

第二,对照招生计划。2023年高校在浙江招生来源计划,是考生填报志愿和投档录取的重要依据,在6月下旬填报志愿前一周左右统一公布,届时会提供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单独考试招生专业计划的纸质版图书和电子版材料,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必须对照今年的招生计划选报志愿。注意,具体高校专业今年招生计划有变化将会导致投档位次相应变化。另外,第一段招生投档录取后二段志愿可以填报的计划也有变化了,我省将以电子版形式公布剩余计划,考生需适时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相关系统对照查询。

第三,对照投档“位次”。高考成绩发布后,每位考生都有一个自己在全省排名即考生“位次”。这是根据全体实考考生成绩高低排名,作为投档顺序依据。其中普通类考生总分相同时,依次按文化总分、语文数学总分、语文或数学单科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选考科目单科成绩高低排位,全部相同者为同位次;艺术类、体育类考生“位次”按相应类别综合分确定,综合分相同时,按专业(术科)成绩高低排位,仍相同时按文化成绩排位。

因专业计划、报考及选考科目差异,高校专业投档录取状况也就会存在自然差异,最终会体现在专业投档分数线所对应的“位次”高低。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用自己“位次”对比参考,但不要绝对化或者机械地使用数据。原因在于志愿报考结果会出现“大小年”现象,导致投档“位次”波动。一般而言“位次”波动受四方面影响一是招生计划变化。在报考人数、成绩、选考等相对稳定情况下,招生专业计划增减会导致投档分数线下降或上升。二是报考生源变化。报考人数及考生成绩高低,导致高校招生专业投档分数线上升或下降。三是选考影响。专业选考要求及报考情况不同,导致同样的总分录取本科分数线也不一样。四是部分高校办学模式、性质变化或升格等,也会影响报考生源和专业志愿投档“位次”。

高考志愿选报是一道多选题,其答案并非唯一。上述分三步走只是众多思路之一。通过先选高校、再选专业,或者先选专业、再选高校,以及其他办法也是可以的,考生需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来定夺。

03规避误区理性选报

平行志愿投档,可以非常有效地减缓考生志愿填报风险,但选报不当也会导致无法投档或投档后又被退档。考生需要利用底线思维,需要主动规避误区,需要理性选报高考志愿。

误区一,混淆分段划线规则。现行新高考实行分段划线、填报志愿和投档录取,其划线基础、比例及使用办法均与传统高考分批线不同。现行新高考分段线是以全体考生实考人数为基数,一、二段分别按60%、90%的基本比例划定;而以前的传统高考分批线是以各批次招生计划为基数,一、二、三批分别按小于20%、10%等基本比例划定。因此,一段线不等于本科线,二段线不等于专科线,特控线也不等于一本线。

特别提醒:目前新高考招生分两段划线,考生填报志愿时尤其要注意在不同志愿之间保持较大“梯度”,一有疏忽将会导致录取预期落差。一段考生可选报本科专业也可选报专科专业,但由于选考科目不一样,最终不一定能够录取在本科专业。

误区二,误读平行投档原则。绝大多数考生初次接触平行志愿,往往认为平行志愿可以多次投档、机会多多,也有人认为某段当中前面平行志愿退档后续还可投档。实际上,每段平行志愿实行“一次投档”,每位考生最多只有一次机会,一旦某个“高校+专业”志愿符合条件被投档,就意味着前面的志愿肯定投不进,而后续志愿同步失效。

特别提醒:考生投档后可能因某些条件不符合被高校退档,一旦退档意味着一段一次的投档机会已使用,本段其他平行志愿也不可能再投档录取,考生只有等待后面一段剩余计划志愿填报。

误区三,盲目使用高考数据。大多考生或家长都是首次参与新高考志愿选报,不少人会被动地采信社会上中介咨询机构所谓的“大数据填报志愿软件”。其实,这些软件无一例外地根据已公开的高考录取情况统计数据进行二次加工或者拼凑处理,其准确性本身存疑,指导思路往往只考虑分数、位次使用最大化,按“位次”盲目选报的结果,会忽视考生自己的兴趣特长、专业性向和职业取向选择,忽视高校招生条件要求如体检限考专业或单科成绩要求等,将导致退档或者投档录取入学后才发现就读的专业并不适合自己。另外,过度依赖位次排名或过分追求个性化,选报的志愿集中在单一层次、性质一致专业,导致总体定位偏颇;或因考生位次靠前有相对优势,只选报几个名牌高校热门专业,未选报足量志愿,也会导致投档机会偏少和填报风险放大。

特别提醒:考生选择志愿要与自己的兴趣特长相符,跟自己性格特征相匹配;要与高考成绩、身体体检条件相符,跟职业生涯规划相吻合;要结合家庭意愿、经济条件综合考虑,跟自己真实意愿相统一。

总之,高考志愿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否之别;考得好不如选得合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